2021.10
教育实践管理较为规范,能够对重点环节实施质量监控。实行教育实践评价与改进制度。依据相关标准,对教育实践表现进行有效评价。 内涵解读 管理评价是对教育实践的有效管理和质量监控,以确保毕业要求的达成。该指标要求中学教育专业对教育实践活动实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2021.10
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有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制度与措施。“双导师”数量充足,相对稳定,责权明确,有效履职。 内涵解读 高校教师与中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是实现协同育人的根本要求,...
2021.10
实践教学体系完整,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贯通,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并与其它教育环节有机衔接。教育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学期。学校集中组织教育实习,...
2021.10
教育实践基地相对稳定,能够提供合适的教育实践环境和实习指导,满足师范生教育实践需求。 内涵解读 教育实践基地是促进师范生“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平台。该指标要求专业与中学密切合作并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
2021.10
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内涵解读 协同育人是毕业要求达成的重要保障,从培养机制上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
2021.10
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内涵解读 课程评价反映课程目标实现程度和师范生的学习成效,是对课程与教学环节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有效监控。...
2021.10
重视课堂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应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能够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师范生学习效果;...
2021.10
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师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选用优秀教材,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并能够结合师范生学习状况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