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现有9个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及建设点
其中小学教育、生物科学、英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化学工程与工艺、会计学、体育教育7个专业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音乐学、物联网工程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小学教育
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创立于1910年的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1998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17年纳入河北省本科一批录取,2018年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教育学)和特色建设专业,2019年获批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特色优势:小学教育专业历史悠久,自建校初期,有111年的小学教师培养史,一脉相承、学养深厚。四师期间已是开设全科课程,至今更是注重全科育人、综合发展,形成“综合培养、文理兼修、注重实践、全科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全程实践,锤炼能力,形成了三习(见习、实习、研习)、三课(说课、讲课、评课)、七技能(三笔字、普通话和口语、美术技能、音乐技能、常用文体写作、班队指导、教学技能)的“337”教育实践体系。
2. 生物科学
前身是1985年设置的生物教育教师进修班,1996年建立全日制生物化学教育专科专业,2005年开始招收生物科学本科学生,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生物学被列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2019年获批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特色优势:一是百年师范底蕴奠定了特色生物科学教育根基,绵绵绿色太行,培育青年学生家乡情怀;二是三尺讲台培育生科幼苗,进企实践发展创新技能,培养“一专双技”生物教育人才;三是搭科研平台,聚研究团队,助力培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型生物科学师资。
3. 英语
根源于四师时期英语课程,自1983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8年在河北省同类院校中率先实现本科一批次招生,2019年获批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被评为学校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点牵头专业。
特色优势:注重第二课堂教学,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贯通教学见习、实习、研习实践育人环节;坚持文化自信,致力实现语言与文化双提升;引领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4.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学生发展为中心,以 OBE 理念为指导,以产教融合为实施路径,面向资源环境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够在资源与环境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质量人才。
特色与优势:以地理学科类四个专业相互支撑,引企入校,搭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发挥地理学综合、交叉的学科特色,有效响应行业发展动态,打通了校企共同培养、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渠道,实现学生就业零距离对接,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本专业是实施学校“三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窗口示范专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企业投资260万元建设实习实训平台,以项目为驱动,实现课程教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深度融合。形成了“人才培养为核心、技术应用为导向、实习实训为支撑、校企合作为路径”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培养规格与行业需要对接,为地方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5.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始建于1978年的河北师范大学邢台师资大专班,1984年设立化学专科,2003年设置化学本科,2014年获批校级重点发展学科,2016年获批专业硕士点建设专业,2020年获批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立足邢台、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国内一流本科专业,培养化工领域及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特色优势:围绕国家“双碳”战略,服务河北区域化工支柱行业发展,尤其是煤化工的升级改造和环保压力对化工人才的需求,错位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碳基新材料为专业方向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一站一院三中心”五个省级教科研平台,即1个国外院士工作站,1个新材料研究院和3个省级教科研平台,及碳基新材料产业学院、旭阳化工学院和15个实习基地,实施“课堂教学应用化、实践教学岗位化”培养模式,形成了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建成了以白勇院士领军,博士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硕博占比90%,取得了主持8项省级教改课题,培养的学生荣获国家、省级奖励50多项。
6. 会计学
1985年开始招生,2013年遴选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2018年实现河北省本科一批次招生,2019年遴选为校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同年开始与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专业旨在建设省内领先、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财务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为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人文素养和诚信品质、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熟悉新业态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特色优势: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高新区、中国最具特色经济发展潜力县、河北省经济发展先进县-威县为会计学专业定点实习基地,以新道集团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为综合实践平台,与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订单班”合作项目,与北京正保会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会计类专业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合作项目,与中博教育开展“地方高校财会本科实践基地建设”合作项目,创建“大学-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双师双能型”动态会计人才智库群。以河北省会计领军人才、河北省政府会计咨询专家、邢台市高端会计人才、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筹划师、注册资产评估师为带头人,形成冀中南地区动态会计人才智库群。
7. 体育教育
初设于1994年,2005年开始本科教育,2020年获批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特色优势:地方近半数中小学体育师资由本专业培育输出,是区域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培养主阵地;国家非遗“邢台梅花拳”入课程,助力传承创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搭建智慧体育测试平台,打造了河北省体育高考测试新品牌。
8. 音乐学
音乐学为邢台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自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我校重点打造的特色专业;2019年通过省级师范专业二级认证遴选,正积极为迎接教育部专家进校做准备;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特色优势:本专业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学校“三联盟”、“三对接”战略方针,明确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学、练、演”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上得讲台、登得舞台”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优秀师资。强化专业导师制和校内外双导师制,定期开展教学技能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着力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参加教育部“授渔计划双师课堂”威县基础音乐教育服务项目,受到地方政府高度评价;依托地方音乐研究所,组织师生开展一系列“非遗”文化调研活动。依托我校国家级优秀传统文化邢白瓷建设基地,与邢窑研究所联合研发邢白瓷乐器,组建“红蓼花瓷乐团”,并将红蓼花瓷乐团和排鼓乐团的排练纳入《乐队组织与排练》课程,推进地方非遗项目活态转化,专业发展特色与亮点凸显。
9. 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隶属于计算机大类,是教育部在2010年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开设的新兴工科专业,邢台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基础始于2005年嵌入式计算机方向,于2013年专业申请获批开始招生,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最早开设。2019年获批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对接京津冀区域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创新,培养能够胜任物联网工程领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终端产品开发、物联网系统设计、数字化应用开发的应用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特色优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为导向,聚焦传统优势产业,通过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创新与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依托邢台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与邢台大数据发展中心、河北兆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心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交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邢台信产集团等数十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建立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保障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与实习就业。引入工业4.0生产线、智能家居、智慧超市等实训室,实现“一体验二学习三实践”的实景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