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储备,深化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建设,2月27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多媒体会议室召开低空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校长蔡振禹主持会议,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建波、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占杰、科大讯飞华北高教市场总监高立娟等业界专家受邀作主题报告。副校长王自力、校长助理赵宝华及各相关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蔡振禹在讲话中指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迅猛态势重构区域经济格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他强调,面对产业变革浪潮,学校需以前瞻性思维推进三大任务:一是锚定需求,优化育人体系。要抢抓机遇,提前谋划,以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契机,紧扣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动态,加速应用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课程体系升级,强化"双师型"师资引育,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维融合培养模式,为行业输送具备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跨界协同,打造专业集群。要以"四新"建设为牵引,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各相关专业协同创新,探索"低空经济+"交叉学科方向,与企业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形成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双向驱动机制;三是扎根地方,强化服务效能。要聚焦邢台区域低空经济建设规划,精准对接无人机物流等应用场景,通过微专业、技术培训、定制化人才培养、横向课题合作等方式,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智库支持与人才保障。
座谈会上,相关学院负责人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对低空经济相关专业的布局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本次会议系统梳理了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路径,为学校专业建设注入新动能。下一步,我校将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推进课程模块开发、产教融合平台搭建等重点工作,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