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我校在创新创业中心103会议室召开新师范类专业建设调研工作会议。校长蔡振禹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王自力、张盈利,校长助理庞明勇,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学生处、发展规划中心、太行分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师范类院系教师代表共9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体育学院、郭守敬创新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别就各自专业基本情况、专业转型升级、专业群建设、新增专业建设规划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汇报。
蔡振禹指出,学校自1910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师范教育底色,秉承“纯德实学”校训精神,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为地方输送了20余万名基础教育优秀师资和应用型人才,为支撑地方基础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各师范类专业要找准角色定位,瞄准师范教育模式创新、师范生能力提升等要求,着力调结构、强内涵,全力提升师范生综合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新师范”建设,助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蔡振禹强调,要以新师范建设为统领,着力提升师范生应用能力。对照新师范建设标准,立足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师范类专业设置,逐步优化非优势学科招生资源配置。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师德师风,推进师范类专业数字化建设,将“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教学能力”等纳入必修模块,打造“师德养成+学科素养+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新体系。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动师范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提升技能、积累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要以硕士点建设为牵引,提升师范专业及学科发展水平。明确硕士点建设作为学科发展与专业升级的核心抓手,精准聚焦硕士点建设各项核心指标要求,对标对表,坚持以成果为导向,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教师开展高水平科研项目,以科研反哺教学。完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同机制,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切实提升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水平,为硕士点申报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要以深化三联盟建设为抓手,推动邢台区域基础教育扩容提质。全面加强与邢台区域中小学合作对接,精准掌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使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更贴合一线教学实际,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太行分中心、河北省太行山文化研究基地等平台资源作用,积极开展教师交流培训、教学资源共享、联合教研等活动,实现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全力推动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扩容提质。
与会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从建设规划、资源配置、教学管理、社会服务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为新师范专业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思考方向。